<rp id="s9dju"><acronym id="s9dju"><input id="s9dju"></input></acronym></rp>
  • <ol id="s9dju"><object id="s9dju"><blockquote id="s9dju"></blockquote></object></ol>
    <rp id="s9dju"><object id="s9dju"></object></rp>
    <rp id="s9dju"><object id="s9dju"></object></rp>

    <rp id="s9dju"><object id="s9dju"></object></rp> <tbody id="s9dju"></tbody>
    1. <th id="s9dju"></th>
      <tbody id="s9dju"></tbody>
    2. <rp id="s9dju"><object id="s9dju"><blockquote id="s9dju"></blockquote></object></rp><progress id="s9dju"></progress>

        筑牢民生之城,打造高質量發展宜昌“樣板”

        2023-11-15 15:31 來源:三峽宜昌網  編輯:肖雨琴  審核:黃悅

       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“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”。中共宜昌市委七屆五次全體會議上提出,要推動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,加快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,打造世界級宜昌。這是宜昌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立足宜昌實踐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,必將推動宜昌全市向著更高更遠的征程奮勇前進。

        民之所憂,我必念之;民之所盼,我必行之。城市是人民安居樂業、休憩放松的幸福港灣,人民也是城市建設日新月異、蓬勃騰飛的核心力量,城市和人民是一對相輔相成,彼此難分的“命運共同體”。近年來,宜昌深入學習踐行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為人民”理念,持續推進宜居、韌性、智慧城市建設,不斷補齊民生短板,增進民生福祉,為宜昌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形象扎根民心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。

        長久以來,住房就是關乎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重大民生課題,解決好“廣廈千萬間”的問題,就是人民群眾實現“俱歡顏”的首要前提。宜昌堅持問題導向,以系統觀念推進住房制度改革,實現住房事業從“有沒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轉變。加強規劃頂層設計,出臺《宜昌濱江地區風貌管控規劃》,秉持“濱江控寬度、南岸控高度、北岸控密度”的原則,對280平方公里的濱江主城區加強建設管控,構建“精明增長”“緊湊城市”發展新格局。圍繞“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炒的”定位,一方面推出第四代公園型住宅,滿足相關人士對于高端住宅的獨有需求,宜昌中心紫宸府等一批個性化、舒適化、私密化的高品質住宅應運而生;另一方面大力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,全面提升新入職大學生、企業職工、進城務工農民等群體的住房保障水平,今年將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772套,完成分配4500套,解決特定人群的后顧之憂,讓來宜就業、生活的外地人感受到宜昌是一座充滿人文關懷,有“溫度”的宜居城市。

        地下設施建設水平不僅關系城市安全運行,更是構成一座城市的“良心”,宜昌用心用情呵護供水、供氣等城市地下“生命線”,讓人民群眾高枕無憂,縱享平安無虞的便民生活。宜昌搶抓“引江濟漢”“引清入宜”的戰略機遇期,修訂供水專項規劃,持續提升水源品質,全心全意守護人民群眾用水安全。投資2.29億元,對12.77公里東宜原水管道進行更換;完成城區5座水廠雙電源改造,提升應急保供能力;高標準建成全省第二家飲用水106項標準化水質檢測實驗室,宜昌全域公共供水出廠水合格率達到100%。圍繞燃氣安全使用,守護人民群眾“舌尖上”的安全,宜昌在全省率先開展“敲門行動”,組建燃氣安全排查宣傳隊員2.6萬余人,發放燃氣安全知識提醒100萬余份;加裝全市70.5萬戶居民燃氣“三件套”,15604家公共用氣場所可燃氣體報警裝置;全面推進城區900公里現有地下燃氣、雨污水管道設施設備的更新維護、提檔升級。宜昌以供水、供氣、污水“三大管網”建設,暢通城市“循環”,筑牢城市“命脈”,守護民生“根基”。

        互聯網時代,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。宜昌堅持數字賦能,綜合運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5G、云平臺等現代化技術手段,全力激發城市活力,讓人民群眾深刻享受到數字時代的豐碩紅利。從打造“全市一個停車場”應用場景,整合商圈、酒店、醫院等255個停車場近5萬個泊位接入“一體化”服務系統,到“先離場后付費”“掃碼一次、全城通停”,推進便民服務水平持續升級;從看病問醫“線上”診斷,推出“先看病、后付費”功能模塊,到“醫生移動查房”“掌上專家遠程會診”“移動護士站”等項目運用,宜昌“智慧醫療”功能不斷強大,為人民群眾鋪就了一條信息健康之路;從構建智能審批、宜格服務、宜接就辦、宜鍵護航、宜游宜昌等公共服務場景,到主動融入國家“東數西算”布局,投資55億元高標準建設三峽東岳廟大數據中心,規劃建設機柜26400個,可支持每毫秒10億次的數據計算量,助推宜昌步入“神算子”時代,奔向數字化產業轉型升級的星辰大海。

        城市是承載宜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體,人民是推動宜昌高質量發展的中流砥柱。在“加快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、打造世界級宜昌”新的奮進征程中,宜昌400多萬人民必將上下一心,眾志成城,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拼搏精神,真抓實干,砥礪奮進,努力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
        作者:宜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張謹

        特別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。三峽宜昌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。

        熱點專題